林亮峰:瞬间的光辉不一定是永恒的

前切尔西老板阿布曾有两次后悔:一是不听扈从劝谏,铁心炒掉安切洛蒂;一是拗不过舆情汹涌,让迪马特奥转正。英明如阿布,也会不能自持,遑论玩票并没有多少成绩的拉特克利夫。捧杯当然对滕哈赫是加分,他在赛后面对媒体不驯的态度,“如果曼联不要我了,我就上别处去拿冠军”,似乎暗示一点什么,但又无法说明什么。赛前媒体炒作他下课,亦非空穴来风。拉特克利夫及其幕僚拒绝就滕哈赫的去留表态,是冷却换帅热度的正常姿态。无论取舍,他们都不该再次激变好转的舆情。冷静下来,对滕哈赫的两个赛季完整复盘,才是当务之急。这对滕哈赫公道,对曼联更有必要。

普通球迷高喊“再来一个赛季”非常轻松,无需考虑留下滕哈赫的成本和后果,也绝不会在滕哈赫再次仆街时,吝啬嘴里的毒汁,问候他祖上。打理曼联这个规模的俱乐部,最不能受舆情裹挟(格林伍德便是前车之鉴)。尽管这么做难度极高,甚至未必(很快)有回报。拿下足总杯可以续命,弗格森作证;拿下足总杯依然下课,范加尔示范。前者熬过黑暗,部分原因是曼联缺乏(趁手的)候选;后者当场下课,最大原因是伍德沃德已和穆里尼奥谈妥。曼联眼下,恰恰和弗格森当年情形颇为相似。目前几位候选,分量太轻,说服不了大部分球迷“换帅是更好的方案”。

那么怎样复盘滕哈赫的两个赛季?

分两步:一是单纯看决赛过程,二是滕哈赫的言行。曼联配不配捧杯?毫无争议。梅努的进球,是一次美妙配合的结晶,更体现B费的审时度势和无私奉献。如果你力挺滕哈赫却贬斥布鲁诺,那需要看眼科和神经科。曼联发挥比曼城好,却是回到快反途径才有的发挥。滕哈赫没有尝试用“紧逼”拿下比赛,那么做无疑自投罗网,瓜迪奥拉求之不得。除了布鲁诺和梅努的上佳表演,阿姆拉巴特是另一位尽忠职守的队员,他(和梅努交替盯人)瘫痪了福登,曼城挤压曼联后防,却无法为福登提供中程发炮的机会。

对付瓜迪奥拉的球队,如果你无法拿到相当的控球,反击是唯一制胜砝码。如何将球快速运作到曼城后防身后,让加纳乔和拉什福德轮番冲刺空当,就是滕哈赫的进攻思路。加纳乔的进球,是格瓦迪奥尔和奥特加误会造成的,光是凭个人技术,加纳乔没戏。第二球则是快反的佳作。两球均是大范围转移,由达洛和拉什福德由左至右的跨场长传,迅速将锋芒转至曼城较为薄弱的一侧切入。

格瓦迪奥尔在英超收官阶段有杰出表现,但毕竟是中卫的底子,遇到加纳乔靠身体蛮干,回追起来吃力且吃亏。曼城罕见地拖沓,良久未能组织一次以射门画上句号的进攻。哈兰德再次在大场面不起作用,他的身体优势(如果是优势的话)照旧对曼联的六码区没有威胁,他上赛季在德比八面威风,为什么在本赛季没有类似的发挥?

哈兰德的确击中过门框——他全场唯一的威胁。以哈兰德的能力,不应该这么低沉,中柱固然和运气有关,但也让人看到他仍需加意磨炼射术,且不仅限于双脚。福登没机会施展百步穿杨,阿尔瓦雷斯倒是有一对一机会,推偏了。曼城欠运,毋庸置疑。但孙兴慜单刀失机,也许就是曼城本赛季四连的最后运气,瓜迪奥拉不应抱怨这个。曼城主帅倒是承认自己调度失当,没有归咎于个别主力缺席。

决赛紧张刺激,但不精彩。只有一队在比赛,另一队宿醉未醒。通过决赛,我们得出什么结论?曼联依然只会,也只愿踢快反。在控传为主,明快引流的今天,滕哈赫的套路并不讨喜。孔帕尼把伯恩利带回英冠,却获得拜仁垂青,你就知道如今足坛沉浸在怎样畸形的审美里,“楚王好细腰,宫中多饿殍”。

带队,不知审时度势

滕哈赫绝不是快反型主教练,但被迫在曼联鼓捣这个“过时”的概念,可见曼联多年来攒了一帮什么球员。麻烦的是,滕哈赫拒绝现实,手头没有食材硬上满汉全席。曼联跌到英超时代最低排名,可以笼统地归结于他不甘快反,却又无从主动出击的尴尬,一套四不像的打法导致英超全面失守,刷出队史英超最差成绩。

滕哈赫上赛季能起死回生,核心是连折两阵后,改打快反,放弃C罗,重用桑乔和拉什福德,逐渐收复失地,跌跌撞撞争四撞线。期间有过遭克洛普水淹七军的羞辱,也有被西汉姆和布莱顿连番阻击的危机。彼时,高呼“滕哈赫下课”的人,不在少数。区区不才,却是当时坚定挺滕的少数派。滕哈赫不是快反流,林某也不硬核恋旧,觉得卡佩罗是圣人。

好教练,主打一个审时度势,即使当前潮流的创始人,瓜迪奥拉,在英超8年后也抛弃了他在巴萨时期的很多概念,不信看看哈兰德。对滕哈赫本赛季失望的人,占绝大多数。为什么失望?对什么失望?这是复盘第二步。上赛季滕哈赫果断叫停“贾府流”,是出于自保,现在重拾快反拿下足总杯,也是出于自保。他不知道什么打法目前管用吗?他心里明镜似的,但滕哈赫就是不甘心被人贴上快反的标签。

上季拿到第三,让他被冲昏头脑,觉得曼联只需微调,便可冲击更大目标。至于他赛后说什么“曼联目前所处的位置,正是滕某计划中的一站”,纯是掩耳盗铃,无法取信普通球迷。要是不相信滕哈赫高估自己,更高估曼联,看看他的引援:奥纳纳、芒特和霍伊伦。花钱最诚实。这几位都是为了高位紧逼所作的战略采购,特别是奥纳纳。

曼联缺乏前场紧逼的其它要素:愿意和对手肉搏,不惜体力的边锋。拉什福德突然由一名刷出单季个人峰值的球员,陡然而成球迷眼中的弃儿。他还是那个无脑(这里仅指他没有头球)单蹄马,态度就完全不是一年前的样子。何解?拉什福德干不来紧逼,更不愿意紧逼。今年是大赛年,万一因为紧逼过早赛季结束,拉什福德就失去了欧洲杯亮相的机会,势必让他继续为饥馑中孩子讨饭票的慈善大业蒙受打击。

加纳乔倒没有耍态度,他是纯不会。再看中场,除了布鲁诺愿意也会,埃里克森太老,梅努太嫩,麦克托米内太笨,卡塞米罗想混。试问:以这样的班底,滕哈赫如何得出“我们有很强的竞争力,且适合前场紧逼”这个结论?知己知彼,滕哈赫如果连前半截都做不到,你让他如何做后半截?

这个转型几乎害死了滕哈赫,也把曼联害得七七八八。霍伊伦成了拉什福德扶贫的对象,赛季绝大部分时间吃不饱,却在疯狂奔跑。一个本来产量不高的中锋,落在没有传中的队里,成了另一个吉瓦什,一块扔给对手后防的诱饵。霍伊伦挨饿,折射出滕哈赫的真实意图:中锋不是进球的来源,边锋内切才是。拉什福德状态下滑,加纳乔不谙左路,安东尼没有起色,

你现在明白为什么曼联赛季得失球为负了吧?一环扣一环,进攻没威胁的后果是什么?对手会有更多的快反机会教你做人。于是,媒体端出了曼联被射多少次的数据,这是一个严重警告。其实曼联在上赛季就存在这个问题,但因为曼联运气极好,除了被利物浦和塞维利亚逮个正着,大部分场次以胜利告终,媒体不得已按下不表。

这种局面,在本赛季欧冠开始前已露端倪,滕哈赫却置若罔闻。欧冠一败涂地,第二次小组叨陪末座,滕哈赫依然不觉得有修正的必要。曼联于是在争四路上继续下滑。滕哈赫只要坚持前场紧逼,曼联溃不成军,一旦夹起尾巴,成绩立刻反弹。对利物浦的3场比赛,迎战纽卡和作客埃弗顿,都是典型战例。

事实已知,何必坚持?

滕哈赫花了曼联4亿欧元,签下7名球员,依然打不出贾府流,是谁的锅?曼联球迷反感快反流吗?一点不!只要赢,哪怕你踢的是“甲流”。滕哈赫偏偏不能赢,稳赢的打平,稳平的还输。他频频念“受伤经”,强化大家脑海中“曼联伤得只剩皮包骨”的印象。事实并非如此,限于篇幅,我只告诉大家结论:曼联只在个别场次拼不出后防,滕哈赫却把梯队提拔上来的后卫排除在统计之外,即使让卡塞米罗代庖也不使用年轻人。

有人会为这个做法辩护:那不是把孩子扔到火车下面吗?足坛的一条经验告诉我们:你不用就不知道。当年“靠一帮孩子你啥也赢不了”是谁说的?后来呢?至不济,滕哈赫也要背统筹失当、后手不足的罪名。而统筹应变,恰是“足球经理”的基本功。念“受伤经”的用心在于:我滕哈赫太不走运了,没人你让我咋办啊!你看,一旦我有人,不是曼城也赢了?

但其实以前瓦拉内和利马联袂首发的场次里,曼联也没少输。滕哈赫说自己不走运,也让人发噱:你已经非常走运了哥。对考文垂的半决赛,要不是小黑屋划线让对方第四球越位,曼联连决赛的资格都没有。曼联一度遥遥领先对方3比0,却让一支英冠中游球队险些逆转,单就这一条,就能让阿布斩立决。

曼联在英超被各路对手射门近670次,场均17次以上,列英超第二,仅次于谢菲联,甚至水晶宫的挨打次数都只有曼联的七成,就这才丢了58球,是谢菲联失球的一半,卢顿失球的七成(卢顿挨射门比曼联少4次)。上赛季呢?曼联被射门略高于480次(因为防反),是本赛季七成,丢球43个,是本赛季的75%,再次说明曼联本赛季得失球为负,和打法直接相关。如果利物浦运气好,本赛季的那3场比赛曼联会次次被打花。再看上赛季,曼联在对莱斯特城、南安普顿、西汉姆以及维拉的关键场次中保住3分,足总杯富勒姆自爆三红,无一不是幸运的反映。

对比同行,对比前后,我们可以看到滕哈赫不能胜任的几大短板:准备工作前瞻不足,应变后手匮乏,处理违纪还以球员对自己的态度为标准,最后最重要的一条:对球员能力没有正确认识。能让挺滕派死守的底线,不过是目前没有众人眼中的所谓重量级名帅等待曼联召唤。即使这一条,也被阿隆索在勒沃库森夺冠粉碎了。

那么多年轻有为的教练,你只要花心思找,不可能找不到。如果不是要彻底改变曼联换帅和引援的思路,为什么要先换管理层?还是我以前那句话:“现任主教练不够水平驾驭曼联”是已知事实,候选有没有水平未知、难道因为未知,就在已知的死路上继续狂奔吗?洋人怎样形容疯狂?就是在已知的事情上不停尝试希望得到不同结果。

但愿曼联的新老板还没到那个地步。

相关阅读:

【【中超】马来来补射深圳申花1-0取胜】

  • 英超
  • 曼联
  • 滕哈赫
  • 拉特克利夫
  • 足总杯
  • 推荐
  • 热门